文/圖 本報記者 丁德令
“身為老黨員,,不能因為退休就停下為人民服務的腳步,。”全省“一級人民調解員”劉耀文是這樣說的,,也是這樣做的,。
今年76歲的劉耀文曾任沁縣司法局局長,。退休后,,他又馬不停蹄開啟了自己發(fā)揮余熱的人生,。他先后受聘擔任道路交通糾紛,、醫(yī)療糾紛,、治安糾紛,、訪調糾紛等專職調解員,16年來,,共調解處理各類矛盾糾紛4000件,,其中,,疑難復雜和重特大案件糾紛上百件。
在一次次調解中,,劉耀文將“奉獻”二字詮釋得淋漓盡致,。2023年12月,劉耀文被評為第八屆敬業(yè)奉獻“長治好人”,。
情法交融解心結
2009年,,劉耀文光榮退休。按理說,,勤勤懇懇工作了一輩子,,他本可以和老伴兒在家安享晚年,但懷著為家鄉(xiāng)建設發(fā)揮余熱的愿望,,劉耀文毅然回到工作崗位,。憑借自己多年積累的司法工作經驗,通過選拔聘用擔任沁縣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,。
自從當上調解員,,劉耀文的工作更忙了。“一開始接手時,,就是想著幫幫忙,,沒想到事情一件接著一件,歇兩天都不行,,別人會找到家里來,。”劉耀文感慨道。
說起調解交通事故糾紛,,劉耀文說這可并非易事,,因為雙方往往都有較大的矛盾,尤其是涉及賠償問題,,有時大家會鬧得不可開交,。因此,劉耀文總是綜合運用多種技巧,,以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工作,,引導雙方在法律框架內協(xié)商解決問題。
凡是找劉耀文調解糾紛的當事人雙方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:進了調委會的門,,就是一家人,。他對待當事人和藹可親、關懷備至,,與他們真誠溝通,,情法理交融解決糾紛。
在擔任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員期間,,劉耀文成功調解各類案件3524件,。劉耀文常說,,調解工作就像天平一樣,指針撥準了,,雙方滿意,,指針撥偏了,可能會激化矛盾,,公平公正是他必須堅持的原則,。
普法宣講促平安
之后,,劉耀文離開交通崗位,,開始擔任訪調糾紛專職調解員。工作中他發(fā)現(xiàn)許多村民因不懂法而犯法,、因不知法而吃虧的情況,,在當?shù)夭⒉簧僖姟?ldquo;我們只有增強群眾的法治意識,才能有效減少各類矛盾糾紛發(fā)生,。”在矛盾調解過程中,,劉耀文不斷思考,如何讓法治走進普通百姓生活,,增強大家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,。
于是,劉耀文結合當?shù)匚幕攸c,、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節(jié)點與群眾真實的法律需求,,不斷提升普法工作的針對性、實效性,,創(chuàng)新普法形式,,加大法治宣傳力度。“普法不能自說自話,,要用老百姓真正喜聞樂見的形式深入他們的生活,,才能贏得群眾的普遍認可。”劉耀文說,。
同時,,劉耀文還注重在調解中普法、在普法中調解,,做到事前說法,、事中用法、事后明法,,排查化解一起糾紛,,開展一場普法宣傳,讓當事人在矛盾糾紛化解過程中學法守法,。
當好群眾暖心人
“鄉(xiāng)親們的煩心事就是我的操心事,。”這是劉耀文常說的一句話,,也是他對人民調解工作的理解。多年來,,他始終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,。
“調解工作很繁瑣,忙起來不分白天黑夜,,有時一天同時調解好幾個糾紛,,回家后累得連飯都不想吃,干這行真的需要有熱情,,不然干不下去,。”劉耀文說。有一年秋天,,劉耀文正忙著調解一起交通事故,,突然老伴兒打電話說女兒出車禍了,正在醫(yī)院搶救,。劉耀文一聽慌了神,,但是他依舊把手邊的工作處理好,才急匆匆地趕往醫(yī)院,。
這些年,,劉耀文一心撲在工作上,老伴兒也時常埋怨他,,年齡大了何必東奔西跑,,但劉耀文卻覺得,只要自己還干得動,,就要擔起這份責任,。在長期的調解工作中,他摸索創(chuàng)新了10多種調解方法與技巧,,他撰寫的多篇典型案例被司法系統(tǒng)收錄到數(shù)據庫,。
“我認為人生最大的意義在于奉獻!”全省“一級人民調解員”模范人民調解員,、長治市“十佳人民調解員”……一個個榮譽,,映照著劉耀文的奉獻足跡。他用一腔熱忱和傾情付出,,描繪出多彩人生,,贏得了群眾口碑。
(來源:上黨晚報)
[編輯:宋卓清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