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記者丁德令
6月21日凌晨3時,夜色如墨,,劉松濤的家里已經(jīng)亮起了燈,,媽媽溫秋平輕輕起身,,準備出門清掃馬路。當她剛收拾好,,劉松濤已經(jīng)穿戴整齊,,在家門口等著她。盡管松濤馬上要期末考試,,溫秋平擔心孩子陪自己去清掃馬路會影響功課,,但是小松濤態(tài)度堅決,執(zhí)意要和媽媽一起去勞動,。
3時30分許,,劉松濤和媽媽手握清潔工具,準時抵達沁縣縣城的北街,,這條500米長的道路就是他們的清掃范圍,。陪媽媽清掃4年多,劉松濤琢磨出一套高效的清潔流程,,他先快速將散落的紙屑,、塑料袋等易清掃的垃圾歸攏成堆,熟練地用簸箕鏟入垃圾車,。隨后,,他再耐心清理昨夜商攤遺留的殘羹剩飯、果皮果核等頑固垃圾,。3個多小時的連續(xù)奮戰(zhàn),,汗水浸透衣衫,可看著整潔如新的街道,,劉松濤的臉上露出笑容,。
今年13歲的劉松濤是沁縣紅旗小學六年級學生。他的媽媽溫秋平是沁縣園林綠化和市容環(huán)衛(wèi)服務中心的一名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,,劉松濤9歲時,,有一次溫秋平帶著他去上班,小松濤非常認真地幫她掃落葉,。“當時天氣很涼,,我們打掃完衛(wèi)生就到街邊的商店里休息,店主熱心地給我們倒了一杯熱水,,孩子喝完水順便幫店里倒了垃圾,,大家都夸孩子特別懂事。”溫秋平說,。
自那以后,,劉松濤堅持要在周末和節(jié)假日陪媽媽一起清掃馬路,溫秋平既感動于孩子的孝心,又滿心顧慮,,她擔心頻繁參加勞動會耽誤孩子學習和休息,,更害怕被同學老師看見,傷害孩子的自尊心,。然而溫秋平?jīng)]想到,,當她小心翼翼地跟孩子探討這個問題時,小松濤卻回答得非常坦然,,說幫媽媽干活是光明正大的勞動,,不怕也不會被人笑話。這番質(zhì)樸而堅定的話語,,瞬間讓溫秋平紅了眼眶,。
寒來暑往,四季更迭,,身著校服的劉松濤與身披橙色馬甲的媽媽,,成為馬路上一道溫暖而獨特的風景線。一把重達三五斤的大掃帚,,每次都要連續(xù)揮動兩三個小時,,對于小孩來說,胳膊和肩膀要承受不小的考驗,,可即便是累得渾身酸困,,劉松濤也從未抱怨,更沒有放棄,。
生活的重擔不僅體現(xiàn)在清掃馬路這件事上,。由于媽媽工作需要倒班,姐姐又面臨高考,,劉松濤放學后又主動承擔起為家人做飯的重任,。從最初的手忙腳亂,到如今的游刃有余,,搟面條,、包餃子、炒米飯,、拌疙瘩湯……一道道家常美食,,在他手中變得有滋有味。“媽媽每天天不亮就出門工作,,還要在縣城租房照顧我和姐姐上學,。爸爸在老家務農(nóng),農(nóng)閑時四處打零工貼補家用,。父母太辛苦了,,我多做一點,,就能為家庭減輕一份負擔,。”劉松濤用最樸實的話語,,道出了自己堅持的意義。
在學校里,,劉松濤也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,。“松濤是個特別優(yōu)秀的孩子,學習勤奮刻苦,,對待同學真誠,,大家遇到困難都喜歡找他幫忙。班級值日時,,只要有同學來晚了,,他都會主動提前打掃干凈教室,還會幫助老師做許多力所能及的事情,。”在劉松濤的班主任郭瑞霞看來,,吃苦耐勞是劉松濤寶貴的品質(zhì),幫媽媽清掃馬路的特殊經(jīng)歷,,讓他收獲了成長,,敢于直面生活困難,有勇氣更有毅力,,同學們打心底佩服他,。
面對大家的夸贊,劉松濤總是謙遜地擺擺手說,,這些都是他應該做的事情,。提及自己的成長,他滿懷感激地說:“我特別感謝郭老師的辛勤教導,,她的關(guān)愛讓我變得開朗樂觀,。雖然即將小學畢業(yè),但我會一如既往地努力學習,,積極參加實踐活動,,用實際行動回報老師和父母的關(guān)愛!”
(來源:上黨晚報)
[編輯:宋卓清]
|